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
03:赛场纵横
“港式”全民健身热 处处都有健身园

  张 斌

  3月初的香港,中午气温已经来到25摄氏度左右,低纬度且临海的地理位置让空气特别湿润,晴天时太阳照射配合着空气中的湿度,让初到此地的人尚不太适应。即便如此,中午的马路边、健身路径旁或者海边,总是不乏慢跑运动的人,他们跑动的速度并不快,或许是长期的坚持,皮肤已经上了一层“小麦色”。运动和香港这座城市是相融的,一位跑者告诉记者:“自己一直都在坚持跑步,跑得并不快,但是出出汗就会感觉很舒服,而且心情也会得到放松。”

  起步早 基础牢 

  香港的体育发展起源于近代,随着商埠的开通,足球、划艇、赛马等运动逐渐传入,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,武术、蹴鞠、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与外来的新式运动在香港蓬勃发展。1997年之后,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。同年10月,香港首次派代表队参加全国运动会,此后在国际舞台上,中国香港代表团在击剑、自行车、七人制橄榄球等项目上屡屡取得佳绩。

  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,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当地市民的生活方式。“我本人就很喜欢运动,从小就喜欢,这里举行的重点比赛往往一票难求。我退休后也有幸从事体育行业,而且一直都在坚持运动。”启德体育园策略发展总监邓竟成乐呵呵地说。

  众所周知,香港的陆地面积狭小,并时常会用“上天入地”来形容。“上天”即盖高层,香港的楼不仅楼层高而且密度大,一片又一片鳞次栉比的高楼耸入云端,为了容纳更多居民,楼内的住宅面积也很小。“入海”即填海造陆,因为陆地面积实在有限,加上山地丘陵广布,让本就不富裕的可用地显得捉襟见肘。从上个世纪起,香港就开始了填海造陆工程,以此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。这样的先天条件看似为广泛开展体育运动造成了很大影响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
  转角“遇”见健身园

  在巴士驶向启德体育园的路上,往往是转过一个弯就会见到一个运动场。当巴士从高架桥穿过,两条马路相交叉的中间空地上,一个小型足球场赫然在眼前,场上的运动员们奔跑着、叫喊着……当巴士又开往一处高地时,在一栋建筑的楼顶,铁丝网围着两个标准大小的篮球场,孩子们正在球场上追逐,再看时,一颗篮球应声入网,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。

  “其实不止是大家看到的这些,我们的运动场地很多,各个区的公园里都配备了健身园,有些专门设有老人专用的运动区,有些街区还引进了智能运动设备。”工作人员黄颂琪一边介绍,一边打开手机,她找出香港康乐和文化事务署官网,香港三岛十八区的健身园地都有统计,她随手点开当时所在的港岛区东区,爱秩序湾公园、柴湾公园、赛西湖公园……23个公园均在此列。“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,想去锻炼都能找到地方,而且都在家附近。”黄颂琪说道。

  当时间来到晚上八点,当巴士又转过一个弯时,昏暗的路灯下,一个位于马路和楼房中间空地上的网球场,有人正在打着网球,你一拍我一拍地挥动着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
主办单位: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.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赛场纵横
   第04版:球场风云
   第05版:全民健身
   第06版:青少年体育
   第07版:体育产业
   第08版:体彩天地
朱一珺双线晋级十六强
殷正重回“夺金福地”力争佳绩
张德顺:努力让我无畏前行
图片新闻
多位中国球员将战印第安维尔斯赛
中国四人跻身十六强
“港式”全民健身热 处处都有健身园
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宁波发牌
中国体育报赛场纵横03“港式”全民健身热 处处都有健身园 2025-03-06 2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